俄罗斯中国总商会
毛泽东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演讲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在莫斯科格林伍德召开
发布时间: 星期一,2017-11-20 来源: 总商会编译

201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由驻俄使馆教育处与欧美同学会留苏(俄)分会联合主办,俄罗斯中国总商会、莫斯科国立大学学生会共同承办毛泽东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讲话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驻俄使馆大使李辉,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里科娃,俄罗斯高校毕业生联合会会长达布罗沃林斯基,欧美同学会留苏(俄)分会副会长、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周立群、俄罗斯地质勘探大学校长卡西扬诺夫、莫斯科国立大学国际交流部布赫季雅罗娃等出席全会并发言。全会由驻俄使馆教育处于继海主持。

李辉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6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发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著名讲话,成为激励几代青年人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留苏学子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发奋图强、刻苦钻研并学成归国,自愿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贡献青春与才华,许多成为行业带头人和学术奠基人。真诚感谢莫斯科大学等高校和当年培养中国留学生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正是有这些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有这些老师们的精心教导和无私奉献,中国留学生们才得到迅速、健康的成长,并在回国后成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栋梁之才,并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友好事业。

李辉大使指出,60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已旧貌换新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踏上新的征程。伟大的斗争、伟大的工程、伟大的事业和伟大的梦想都离不开充满朝气的青年一代。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领袖对青年一代提出的历史使命和殷切期望。

李辉大使强调,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运行,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人文交流方兴未艾。在俄留学的全日制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两万三千余人,创造了历史新高。今天大家在俄罗斯学习、工作和生活是十分幸运的,一定要牢记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主席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珍惜今天难得的学习机会,以老一代留苏学生为榜样,勤学苦练、只争朝夕,早日学成回国,投入到祖国建设和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并为深化中俄两国世代友好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里科娃女士饱含深情地说,新中国曾派潜11068名留学生到苏联260多所高校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他们认真刻苦、成绩优秀,学成归国后投入到建设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事业中,并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着光和热。毛泽东主席“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和习近平主席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寄语一脉相承、历久弥新。中国日益发展强大,俄中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希望青年人能成为俄中世代友好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践行者,使俄中友谊的火炬代代相传。

达布罗沃林斯基会长在致辞中表示,纪念活动的举行意义重大。60年前的今天,几千名留苏同学满怀激情聆听了一代伟人的睿智讲话。毛泽东主席的讲话寓意深刻、亲切感人,对青年人充满了无限的信任和殷切的希望,不仅激励了当时留苏的万余名学生,也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发奋学习,努力工作。他们之中涌现出许多国家栋梁,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和苏(俄)中两国友好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年轻的同学们济济一堂,希望大家不忘嘱托,都能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周立群会长分享了自己从留苏学习和生活,回国投入祖国建设事业和自主创业发展,再到响应国家召唤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服务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经历和体会。他表示,作为留学人员,要始终牢记祖国和人民的重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把对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心统一起来,勇作祖国的忠诚者、时代的奋进者、事业的搏击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会上,经中国共青团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在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设立“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俄罗斯工作站”,并委托李辉大使向格林伍德授牌。

格林伍德将进一步发挥多年来形成的对俄工作资源,为建立中俄青年创业孵化器基地和开展中俄青年交流合作项目提供保障。欧美同学会总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均为纪念活动发来贺信。

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韩存礼、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处一秘梅汉军、中共六大会址副馆长马先军、中国贸促会俄罗斯分会首代徐金丽、俄罗斯亚洲工商企业协会副主席刘丽达、DHH律师事务所莫斯科分所主任原毅等在圆桌会议上结合自身留学、创业经验发言。留俄学生总会、莫斯科大学中国学生会以及中俄教育界、企业界、留俄学生代表和中俄媒体代表等约200人出席。